慕尼黑路德维希-马克西米利安大学(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y,LMU)的医学研究人员表明,服用特定的micro-RNAs可延缓动脉粥状硬化的发展。
动脉粥状硬化是一种严重的疾病,脂肪在主要动脉的内层堆积,引起慢性炎症反应,导致一种渐进的血管阻塞。最终这可能会切断血液的流动,从而导致心脏病发作或中风。其特点是受累动脉病变从内膜开始。一般先有脂质和复合糖类积聚、出血及血栓形成,纤维组织增生及钙质沉着,并有动脉中层的逐渐蜕变和钙化,病变常累及弹性及大中等肌性动脉,一旦发展到足以阻塞动脉腔,则该动脉所供应的组织或器官将缺血或坏死。由于在动脉内膜积聚的脂质外观呈黄色粥样,因此称为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粥状硬化主要在动脉血管内的部位发展,形成所有血管内层的内皮细胞,特别容易受到伤害。LMU医学中心血脑血管预防研究所所长Christian Weber教授解释:“在这些部位,血流受到扰动并存在其它风险因子,如具有异常高水平胆固醇的高血脂、内皮细胞应激反应,这不仅会导致程序性细胞死亡,而且还增加内皮细胞的增殖。”然而,这种细胞量的增加对血管内皮细胞的再生和动脉粥状硬化的发展具有什么意义,仍不清楚。
目前,由Weber和Andreas Schober教授带领的研究小组阐明了两个microRNAs(称为miR-126-3p和miR-126-5p)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14年3月2日的《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杂志。
MicroRNA (miRNA) 是一类内生的、长度约为20-24个核苷酸的小RNA,其在细胞内具有多种重要的调节作用。每个miRNA可以有多个靶基因,而几个miRNA也可以调节同一个基因。这种复杂的调节网络既可以通过一个miRNA来调控多个基因的表达,也可以通过几个miRNA的组合来精细调控某个基因的表达。据推测,miRNA调节着人类三分之一的基因。近年来,miroRNA成为很多疾病治疗的一个热点:PNAS: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新靶标microRNA-155。
miR-126-5p和miR-126-3p是互补的姊妹链,来自于相同的发夹RNA前体。Andreas Schober表示,这项研究首次表明,受伤后内皮组织的修复、内皮细胞的再生性增殖,都是由miR-126-5p诱导,它能够特异性抑制蛋白Dlk1(Delta-like 1)的生产。缺少miR-126-5p时,沉积物也在血管系统内的部位积聚,在那里潜在的增生性内皮细胞通常被储备以弥补可能发生的任何损伤。然后,研究人员在小鼠模型中证明,服用miR-126-5p能够阻止动脉粥状硬化病变的发展。Schober指出,一旦miR-126-5p的水平升高,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储备就得以恢复,这可以保护动物免于动脉粥状硬化。
纳米粒子传递
这项研究结果,对于未来开发动脉粥状硬化治疗的新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合成抑制剂和micro-RNAs的功能性模拟都是可行的,可以通过注射用药。Christian Weber称:“我们的数据表明,miR-126-5p模拟的治疗应用,为动脉粥状硬化患者的治疗带来了希望。”在小鼠研究中,他们尝试了一种新的用药方式,用一种纳米粒子为基础的封装系统将miR-126-5p传递到受影响的组织部位。
Weber补充道:“考虑到miR-126-3p的保护作用,我们甚至可以将这两股链结合起来使用。”当前,他正在检测这一策略。该研究小组设计的这一治疗程序,已经准备进行专利申请,德国心血管研究中心也正在与感兴趣的生物技术公司合作,进一步发展这种治疗程序。
来源:生物通